法务研究

专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,保障企业合法规范运营

收购国内化妆品品牌,法律上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呢?

来源:互联网 作者:茱莉 时间:2020-02-22

  

  最近有一位投资朋友在看化妆品国内品牌项目,询问我关于法律合规方面的事项。我结合在化妆品行业的法务经验,和大家分享些看法。

  1. 产品方面,一般走过一遍食药监不容易有啥问题。

  可能大家下意识第一反应,会觉得产品品质方面,比如重金属超标等问题,会是收购品牌时第一需要注意的。其实,所有化妆品在上市售卖前,均需按法律法规经过检测,并在食药监备案,这方面反而是几乎不用担心的。

  国家标准是产品的最低要求,生产企业可在这个标准上制定自己更高的标准。这个企业标准一方面是从成本增减考虑,另一方面取决于本身的技术水平。就平价产品、中端产品,由于国内品牌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,品牌方在产品OEM/ODM采购方面占有很大优势,选择范围、自由都很广。特别是现在工厂普遍会接小单,增加了品牌方在推出新品、丰富产品类目上的灵活性。

  2. 商标权的保护,基本大家有保护意识,但各种事儿还是层出不穷。

  商标保护意识普遍都很强,会在品牌建立初期就注册商标。但是,各类问题仍在商标这里层出不穷。

  (1)化妆品品牌必须注册3类,但是建议同时注册35类。看业务发展状况,建议注册全类别,避免别人直接搭便车。同时,要注意连续三年不使用,任何人可向申请撤销商标;对于重要类别,建议三年内刻意使用,并保留使用记录。

  (2)品牌做得相当好时,申请驰名商标认定,可获得全类别保护。

  (3)等时机适当时,建议在香港也进行注册,避免有人恶意搭便车,开设海外旗舰店。

  (4)品牌图形标志、有设计感的文字,不管商标注册情况如何,建议登记著作权。

  (5)自然共和国、爱丽小屋、安耐晒等海外品牌未正式进入中国时已被广泛消费者群体知晓,具有一定知名度,但商标均在国内被抢注。一旦被抢注,申请原先商标无效,是很困难的,品牌均改名分别为:纳益其尔、伊蒂之屋、安热沙。目前国内许多品牌发展的如火如荼,如将来有进入东南亚国家地区的打算,也尽早着手商标注册,免得在当地被抢注。

  3. 业内很多公司不知道控价不能写在合同里,否则构成价格垄断。

  品牌控价违反《反垄断法》,但价格体系又是每一个品牌必然会维护的利益。建立并控制产品价格体系是品牌的刚需,但是品牌方需要注意:不能将类似于“不低于”、“控价”等字眼写进与分销商的合同里,不然反过来会成为品牌方实施价格垄断的有力证据,如后续与分销商出现矛盾,就可能成为被攻击的软肋。

  目前业内控制价格都借助于其他方式打擦边球,主要用知识产权侵权、假货等理由投诉,同时这些理由也会用来控制授权渠道。

  4. 合同订单文件缺失

  除正式电商平台外,淘系分销、微信小程序等分销渠道,可能存在合同订单等文件不全的情况,因为目前都是手机下单、转账,虽然方便快捷,但品牌方还是要建立规范的合同订单有效存档体系,为日后引进投资、IPO做好准备。

  5. 目前广告法令品牌营销很头疼

  比如“防晒”、“黑眼圈”都属于禁用词。(1)电商平台有时会自己排查违法广告法的宣传,如果受到扣分等处罚可能影响自然流量搜索权重。(2)如受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,就更加得不偿失了,例如2019年重庆某百货有限公司“欧莱雅”专柜发布的印刷品广告,因违反广告法被处罚20万,不仅有处罚记录,还被媒体广泛报道。

来源: 茱莉 花开可期公众号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,仅供交流学习,无意于侵犯任何人权利,如有不妥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。